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11-13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产继承是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的。只要能提供被继承人死亡的证明,继承遗产就不需要先销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规定,继承权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根据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如果有遗嘱,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如果有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办理。根据第六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对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其继承权和受遗赠权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者在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
放弃继承权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表示不接受遗产的意思。这是一种个人权利的处分方式,是一种取决于个人意志的无条件的、单方法律行为。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25条第1款前项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这一规定表明,放弃继承只能以明示的方式,并且要在遗产分割之前作出。如果在遗产分割之前没有明确表示放弃继承权,将视为接受;而在遗产分割之后作出放弃的,则不是放弃继承权,而是放弃应得的遗产的所有权。
放弃继承权实际上是对继承地位和继承份额的放弃。放弃继承权后,继承人无需承担被继承人依法应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负担。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继承人可以以此逃避法定义务的履行。例如,对于有扶养、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即使放弃继承权,仍然需要在自己的义务范围内承担被继承人生前因生活和医疗所形成的债务的偿还责任。此外,继承人不能以放弃对已故配偶遗产的继承权为由,规避对双方子女的抚养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在执行《继承法》的“意见”中指出:“继承人因放弃继承权而无法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是无效的。”
根据我国的审判实践,放弃继承权的效力应追溯到继承开始的时间,即继承人无论在遗产处理前的任何时间宣布放弃继承,都具有追溯到继承开始时的效力。对于已经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是否允许反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继承法》的“意见”,在遗产处理前或诉讼进行中,继承人对放弃继承权的反悔,由人民法院根据其提出的具体理由来决定是否承认。而在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的反悔将不予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