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发首张"男性保护令",反家暴法也保护男性人身权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1-16
家暴一词对公众来说并不陌生,但在大多人的认识中,家暴的施暴者一般均为男性,而妇女也能通过《反家庭暴力法》得到人身保护。那么,如果男性成为被施暴者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讲解最近法院出台“男性保护令”最新消息。
北京门头沟法院首次向男性当事人发出家暴保护令
男性保护令:家暴问题的重要里程碑
北京的郭先生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于11月30日向门头沟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制止妻子赵女士的殴打和骚扰行为。法院随后作出裁定,禁止赵女士对郭先生实施家庭暴力和骚扰行为。这一裁定标志着北京市法院首次向男性当事人发出家暴保护令。
《反家庭暴力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去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反家庭暴力法》,将反家暴问题从传统的“家务事”转变为国家议题,并成为警方和法院的正式职责。尽管现有的《婚姻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已经禁止对家庭成员、妇女和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但还是需要单独制定《反家庭暴力法》。这是因为家暴行为的经常性、隐蔽性和“轻微性”需要采取强有力且持久的措施来禁止现实存在的家暴,而又不能直接援引《刑法》等“大杀器”,因为很多家暴并未达到严重程度。
《反家庭暴力法》的核心救济措施
《反家庭暴力法》为家暴行为量身定制了核心救济措施,其中包括人民法院签发的“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些保护令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还可以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等。这些措施形成了对被害人强有力的法律保护机制。
传统观念对反家暴工作的影响
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之前,中国反家暴工作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可依赖的司法介入措施。然而,在立法之后,最大的障碍却是传统的“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特别是当男性成为家暴受害人时,一旦寻求法律援助,就会受到舆论的指责和羞耻的帽子。法律已经走在了一些落后意识和舆论的前面,而落后意识应该跟上法律的步伐,而不是阻碍其发展。
男女平等的精神
作为北京门头沟区法院的首次尝试,签发了第一张男性的人身保护令,这体现了《反家庭暴力法》平等保护男性的精神。关键是,这一人身保护令勇敢地打破了某种世俗偏见。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作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都不应该受到指责和污名化,这样只会削弱他们寻求法律帮助的勇气,使《反家庭暴力法》的意义减弱。通过这一案例,我们应该认识到,男性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他们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只有消除对男性受害者的歧视和偏见,才能真正实现家庭暴力问题的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