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罪是否必须是家庭成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常识法律知识

虐待罪是否必须是家庭成员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1-23

 
46232
我们说虐待肯定就是家庭成员之前权利的侵害,那么是否虐待罪只是出现在家庭成员中呢,虐待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呢,虐待罪会怎样进行处罚呢,什么情形属于虐待罪,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虐待罪是否必须是家庭成员

是的。

虐待罪

虐待罪(刑法第260条),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

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由于虐待行为所采取的方法,也侵犯了受害者的人身权利,因此,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本罪侵犯的对象只能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家庭成员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成员构成:

  1. 由婚姻关系的形成而出现的最初的家庭成员,即丈夫和妻子。
  2. 由血缘关系而引起的家庭成员,包括直系血亲关系和旁系血亲关系。
  3. 由收养关系而发生的家庭成员,即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
  4. 其他特殊情况下形成的家庭成员关系。

只有基于上述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收养关系等方面取得家庭成员的身份,方能成为虐待罪之侵害对象。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经常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

  1. 要有对被害人肉体和精神进行摧残、折磨、迫害的行为。
  2. 行为必须具有经常性、一贯性。
  3. 虐待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指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故意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至于虐待的动机则是多种多样的,不论出于什么动机,都不影响定罪,但量刑时应予以考虑。

延伸阅读
  1. 家庭协议书的法律效力问题
  2. 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
  3. 家庭关系主体与婚姻关系主体的区分
  4. 遗赠财产清单及所有权证明
  5.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分割原则

家庭暴力热门知识

  1. 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构成犯罪的要件
  2. 争取孩子抚养权的前提条件
  3. 孩子抚养权的共同拥有能力
  4. 争夺子女抚养权的有利条件
  5. 责任
  6. 个体工商户变更法人的法律规定
  7. 刑拘还能考公务员吗
家庭暴力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