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禁止家庭暴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常识法律知识

如何预防、禁止家庭暴力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2-03

 
46198
家庭暴力是指对家庭成员实施暴力的行为,而家庭暴力在我国是经常发生的,家庭暴力对家庭和谐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我国推出了反家庭暴力法制止这种暴力行为,那么如何预防、禁止家庭暴力?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家庭暴力预防和禁止的法律措施

一、调解

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的妇女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调解。调解主要适用于比较轻微的家庭暴力,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根本转变加害方的错误思想,有利于维持家庭团结,维护加害方的自尊心理,从而尽早、有效遏制家庭暴力发展的苗头。

二、制止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

受害妇女有权提出请求,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这种救济方式主要适用于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行为。

三、行政处罚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妇女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四、刑事追究责任

对于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妇女可以依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而对于暴力致受害妇女重伤、死亡的,受害妇女或其近亲属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对于受害妇女因受强制、被恐吓等原因不能告诉或由于年老、患病、盲、聋、哑等原因不能亲自告诉,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代为告诉。受害妇女还可以向妇女组织投诉,妇女组织应当要求有关部门或单位查处,保护被害妇女的合法权益。

家庭暴力的取证程序

根据2001年新《婚姻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遭遇家庭暴力后,首先要留下证据,家庭暴力如何取证?请看下面的程序:

一、报警和开验伤单

在24小时之内向当地警署报警并开验伤单。

二、到医院验伤

到附近医院进行伤情鉴定。

三、拍摄伤痕照片

将被殴打致伤的部位拍摄成照片保留下来。如果伤势较重,费用较大,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四、寻求帮助和救济

可以先去对方的单位、当地的居委、街道、区、市的妇联反映情况,请求帮助。依据《婚姻法》第43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当事人单位应当对家庭暴力进行劝阻调解。公安机关也应当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进行制止,或对施暴者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家庭暴力的危害

家庭暴力按其危害程度可分为重大暴力和一般暴力。它有多种表现形式,恐吓、实际的或威胁性的躯体伤害攻击,扣留钱财或者其他资源。家庭暴力不论是对受害者本人,还是对子女、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性。

一、侵犯人身权利

家庭暴力首先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权利,特别是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和自由权。遭受暴力的受害者,在肉体上留下了伤痕的同时,心灵上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经常的暴力可能摧毁她们人生的信念和生活的信心,破坏她们与人正常交往的心理,扭曲她们的性格。不少受害者在压抑、焦虑,甚至痛苦中煎熬,精神恍惚。长此以往,有的精神失常或者走上轻生的道路。

二、精神摧残

家庭暴力伴随着受害人的精神摧残。由于家庭暴力受害人绝大多数是女性,她们受到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伤害。身体上的伤害是外在的,较为明显地吸引了人们更多的注意,而精神上的伤害是内在的、较为隐蔽的而容易被人所忽视。精神上的创伤往往比身体上的创伤更难愈合。

三、危害家庭幸福和子女成长

家庭暴力危害家庭幸福和子女成长。家庭暴力造成一些家庭长期不和,家庭解体。在调查中发现,孩子是家庭暴力的一个潜在而又隐性的受害群体,尽管他们的伤害可能不直接表现在肉体上,但对他们的心灵伤害却是永久的,对他们未来行为的影响也是间接而漫长的。在暴力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有诸多的心理和行为障碍。他们可能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形成畸形心理品质。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可能表现出自卑与自私,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反叛和无端仇恨的情绪。他们的人际关系可能较差,难以与人沟通。强烈的自尊心使这些孩子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状况,防备心理很强,形成古怪、孤僻的性格。这些人成年后较易成为施暴者,甚至走上打架、斗殴、盗窃的犯罪道路。

延伸阅读
  1. 出轨离婚协议书格式要点解析
  2. 家庭暴力是否会导致离婚判决?
  3. 家庭暴力及其解决办法
  4. 家庭暴力的司法鉴定必要性
  5. 丈夫实施家庭暴力行为,对妻子进行脖子掐压

家庭暴力热门知识

  1. 丈夫多次虐待妻子致其受伤,妻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
  2. 家暴起诉离婚的证据收集
  3. 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权
  4. 反家庭暴力法
  5. 家庭暴力案件:黄*仁对妻子段*贝实施暴力行为
  6. 挪威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改革
  7. 丈夫以威胁言行对妻子造成精神损害,法院准许离婚并判赔精神抚慰金
家庭暴力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