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焦点:拆迁补偿款如何分割?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3-31
背景信息
苗先生和齐女士于1981年结婚,并在1983年共同筹资购买了一处私有住宅,房产证办理在苗先生的名下。2004年,该住宅所在地进行了拆迁。由于夫妻俩另有一套住房居住,女儿小苗正在上大学,需要资金支持。因此,苗先生与拆迁人签署了《拆迁安置补偿协议》,选择了货币补偿方式,并获得了36万元的货币补偿款。除了用6万元支付女儿的学费外,余款30万元一直存放在银行未动。如今,女儿已经毕业工作,夫妻俩因各种原因均要求离婚。齐女士要求将30万元分成三份,其中一份分给女儿小苗,但苗先生不同意这种分配方案。
法律解析
根据事实情况,被拆迁的住宅是苗齐夫妇在婚姻存续期间共同筹资购买的,因此,该住宅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拆迁后获得的补偿款也属于夫妻共同所有。因此,在扣除用于子女教育的6万元后,剩余的30万元补偿款应在夫妻离婚时平均分割,即每人分得15万元。小苗并非房屋的产权人,也不是公房的同住人,因此,在苗先生不同意的情况下,小苗无权分得拆迁补偿款。当然,苗齐夫妇可以自愿从自己分得的份额中赠与一部分给女儿。
特别提示
在拆迁补偿中,无论是货币补偿还是产权调换,被拆迁人所获得的补偿款或调换房屋都是原房屋价值的转化形式。在私有房屋的拆迁中,只有房屋的所有权人才是被拆迁人,同住人并不具备被拆迁人的身份。因此,被拆迁房屋原本是夫妻共同财产,拆迁补偿款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否则将成为一方的个人财产。至于子女,如果他们不是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则无权分得拆迁补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