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21
根据《继承法意见》第五十九条的规定,法院可以酌情减少故意隐匿、侵吞或争抢遗产的继承人应继承的遗产。
在死者死亡后,继承人开始办理继承事务。如果有继承人对继承产生异议,可以在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的两年内提起诉讼。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两年,自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然而,如果继承开始后已超过二十年,则不得再提起诉讼。如果遗嘱有效,则按照遗嘱进行继承;如果遗嘱无效,则遗产按照法定继承规定由所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共同分割。
公证遗嘱是由遗嘱人通过公证机关办理的。办理遗嘱公证需要遗嘱人亲自到其户籍所在地的公证机关申请,不得委托他人代理。如果遗嘱人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无法亲自到公证机关办理遗嘱公证,可以要求公证机关派遣公证员前往遗嘱人所在地办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立遗嘱人要变更或撤销原公证遗嘱,也必须由原公证机关办理。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应当平等地继承遗产。
对于生活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
对于尽了被继承人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获得更多份额。
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如果未尽扶养义务,在分配遗产时应当被减少或不分配。
如果继承人协商同意,也可以进行不均等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