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2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在确定保证金数额时,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和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以及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
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相关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时可以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相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如果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必须经过执行机关的批准。如果取保候审是由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决定的,执行机关在批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前,必须征得决定机关的同意。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义务在接到传讯后及时到案,因为取保只是一种手段,候审才是目的。
执行机关在执行取保候审时,应当告知被取保候审人必须遵守上述规定,以及违反规定或在取保候审期间重新犯罪应承担的后果。
如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违反上述规定,而已经交纳了保证金,那么保证金将会被没收。在不同情况下,执行机关还可以责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对其进行监视居住,甚至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