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7
首先,自诉案件的提起必须符合规定的自诉案件的范围。对于超出自诉案件范围的案件,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控告或反映。
其次,自诉案件的提起必须具备事实和法律依据。
第三,自诉案件的提起必须符合管辖方面的规定,即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一般情况下,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行使管辖权。
最后,自诉案件的提起必须提交书面起诉状,并附上有关证据。
自诉案件一审程序与公诉案件基本相同,但由于自诉案件主要是直接侵害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轻微刑事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这类案件的审判程序作了一些特殊规定。
1. 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自诉案件,应当开庭审判。但如果自诉人缺乏罪证,无法提供补充证据,法院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2. 自诉人明知有其他共同侵害人,但只对部分侵害人提起自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视为自诉人对其他侵害人放弃告诉权利。判决宣告后,自诉人又对其他共同侵害人就同一事实提起自诉的,人民法院不再受理。
3. 如果共同被害人中只有部分被害人提起自诉,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他被害人参加诉讼。被通知人接到通知后表示不参加诉讼或者不出庭的,即视为放弃告诉权利。第一审宣判后,被通知人就同一事实又提起自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不受限制。
4. 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反诉案件应当与自诉一并审理,自诉人撤诉的,不影响反诉案件的继续审理。如果对双方当事人都必须判处刑罚,应根据各自应负的罪责分别判处,不能互相抵销刑罚。
综上所述,刑事自诉案件的提起和审理程序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包括案件范围、事实和法律依据、管辖方面的规定以及提交书面起诉状和相关证据。同时,自诉案件的审理程序也有一些特殊规定,以保障自诉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