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3-21
在民事诉讼中,撤诉是指原告或上诉人自愿放弃诉讼请求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撤诉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和程序:
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同时也可以是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此外,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有权提出撤诉申请,但该申请不得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的诉讼正常进行。
撤诉必须是申请人的自愿行为。除非原告明确表示愿意撤诉,任何人都不能以胁迫的方式迫使原告撤诉。此外,审判人员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动员原告申请撤诉。
撤诉在程序上必须由有权撤诉人提出,并且必须在法院宣告判决之前提出。在实质上,撤诉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撤诉必须撤销全部诉讼请求。如果只是撤销部分诉讼请求,或者原告在撤销了全部诉讼请求的同时,又提出了新的诉讼请求,或者请求人民法院批准和执行当事人自行和解的内容,都不能视为撤诉。
撤诉申请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法院提出,即撤诉申请书。该申请书应明确表达撤诉人的意愿,并附上相关证据和材料。
撤诉必须经法院作出裁定。在双方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可以口头裁定并记入笔录。但一般情况下,裁定应以书面形式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