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违法拆迁手段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纠纷 > 强制拆迁法律知识

常见的违法拆迁手段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5

 
425606
对土地进行征收拆迁的时候,就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对被征收人进行经济补偿,如果违法征收的,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么这些常见的违法拆迁手段,你有没有遇到过?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种类一:未批先用、越权批地、擅自下放土地审批权

根据现行99年的《土地管理法》第45条规定,对于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土地进行征收的,需要由国务院批准。而对于征收其他土地,需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然而,许多地方政府经常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规定,采取耕地化整为零、未批先用、边报边用、越权批地等手段,违法下放土地审批权。

种类二:规避审批权,以租代征

地方政府采取的“以租代征”手段旨在绕开征地审批和计划控制障碍。所谓的“以租代征”是指地方政府直接或默许企业和村集体组织签订土地租赁合同,以租赁的形式占用、使用集体土地。这种租赁合同的特点是租赁期限往往约定为“永久使用”“永久租赁”,且租赁费用一次性交付。被租赁的土地往往用于建设用地,例如建造商品房、工业园区、工厂等。表面上看,租赁只是土地使用权的暂时流转,不涉及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因此无需办理土地征收审批手续。然而,由于租赁合同是长期有效的,实质上是一种征收行为,是以合法手段掩盖非法目的的典型违法行为。

种类三:土地供用方式违法

建设用地的供应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划拨和出让。国家机关、公益事业、军队用地等一般采用划拨方式。经营性用地法律规定必须采用公开的招牌挂方式出让。然而,根据2004年国土资源部与监察部联合下发的通知,自2004年8月31日起,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禁止采取协议转让,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实际上,许多地方政府继续采用协议方式出让土地,或者通过弄虚作假、倒签时间等手段规避这一规定。

种类四:擅自改变土地用途

在项目建设中,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是常见的违法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二条规定,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然而,在实际案件中,擅自改变土地性质的现象比较普遍。

种类五:非法圈地,违规设立各类开发区、园区、大学城等

近年来,各地地方政府非法圈地建设各类开发区,如工业园、创业园、大学城等,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开发区大多建设在集体土地上,因此征收价格非常低。这些违法、违规建立的开发区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建设政绩工程、增加财政收入甚至权钱交易的工具。这些违规违法行为背后的结果是被征地农民失去家园,流离失所,成为无家可归、无工作、无社保的“三无”人员。

种类六:集体土地非法入市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集体土地不得直接进入土地交易市场。虽然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在农户之间进行流转,但这种流转是有条件的,必须在不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的情况下,由具备农村生产能力的农户之间进行。集体土地不能直接用于房地产开发。然而,在实际中,地方政府往往打着“旧城改造”、“撤村建居”、“新农村建设”等旗号,与房地产开发企业以联建、参建等方式变相进行集体土地的非法交易。这些开发的房屋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安置村民,绝大部分用于上市交易,从而造成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所谓“小产权房”。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也规避了土地征用程序。
延伸阅读
  1. 有征地批文就可以拆迁吗
  2. 房屋被偷拆,拆迁户起诉谁
  3. 违法征地拆迁如何补偿
  4. 公安局介入征地折迁的法律规定
  5. 违法征地如何解决拆迁纠纷

征地拆迁纠纷热门知识

  1. 拆迁诉讼律师的收费标准
  2. 拆迁补偿标准的合理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商品房拆迁是否一赔二的法律规定
  4. 违法征地拆迁如何处理
  5. 征地拆迁程序不规范怎么办
  6. 房屋拆迁纠纷如何找律师?
  7. 南阳拆迁纠纷哪里解决?
征地拆迁纠纷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