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立案程序的要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经济犯罪立案程序的要点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5-03-21

 
424751

一、公安机关立案条件

公安机关在受理报案后,经审查,符合以下条件的案件可以决定立案:

(1) 存在犯罪事实;

(2) 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属于案件管辖范围。

公安机关严禁超越案件管辖范围越权办案,插手经济纠纷。

二、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处理

如果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应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报案人。

对于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控告人,可以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要求立案,或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异议。

三、经济犯罪的具体罪名

经济犯罪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 基本罪名:包括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这些罪名的构成必须利用职务之便。

(二) 选择罪名:包括走私罪等,法律虽未规定利用职务之便作为必要构成要件,但却明确规定有利用职务之便的情形予以从重。

四、经济犯罪侦查

侦查机关在立案后开始进行侦查,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同时,公安机关有权讯问犯罪嫌疑人和询问证人,进行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组织鉴定、发布通缉令等侦查措施。

犯罪嫌疑人可以在第一次被侦查机关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侦查机关在一系列侦查活动后,如果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应作出撤消案件的决定,并制作《撤消案件决定书》;对于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

五、起诉和不起诉

如果侦查机关认为案件事实已经基本查清,证据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会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犯罪嫌疑人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有权委托辩护人。

如果侦查机关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处罚,公安机关在移送审查起诉时可以注明具备不起诉的条件,由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起诉。

延伸阅读
  1. 死刑立即执行的法律规定
  2. 向外国请求刑事司法协助的相关程序
  3. 定罪免处会当庭释放吗
  4.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5. 拘传持续时间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选择合适的法院管辖级别
  2. 一、追缴违法所得的范围及规定
  3. 执行时效与诉讼时效
  4. 诉讼保全费交期限及相应规定的修订
  5. 网贷逾期未还的法律后果
  6. 律师函的定义和目的
  7. 管辖异议裁定的时间限制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死刑的执行程序
  3. 怎样理解与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4. 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流程
  5. 刑事诉讼审查起诉的程序
  6. 自诉案件的审理程序
  7. 刑事强制措施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