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7-21
1、确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婚姻关系中法定义务的内在要求。
婚姻作为一种民事行为,是男女双方为共同生活目的而依法结成的,涉及人身和财产权利义务。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婚姻法明确规定了权利与义务的高度统一。例如,《婚姻法》第3条禁止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第4条规定了配偶双方必须履行相互忠诚、相互扶助等义务。当一方不履行上述义务时,例如虐待、遗弃、通奸等行为,必然会给对方造成财产或精神上的损害,而这种损害无法通过离婚来得到补偿。因此,只有通过赔偿的方式,才能让无过错方得到财产补偿和精神慰藉。显然,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是婚姻关系中法定义务的必然法律后果。
2、确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有效弥补了社会道德功能之不足和现有刑法制度之空白。
长期以来,人们在处理婚姻中出现的问题时,要么依靠道德手段进行说服教育,要么依靠刑法进行制裁,这是受到“重刑轻民”思想的影响。甚至在广大农村地区,许多农民认为家庭纠纷只能通过家庭成员的道德约束和社会舆论来控制,不宜让国家介入。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仅仅依靠社会道德约束和舆论压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可以说收效甚微。家庭暴力、家庭成员间的虐待、遗弃以及婚外恋、“包二奶”等问题日益增多。主要原因之一是现行刑法只设有虐待罪、遗弃罪,而没有家庭暴力罪;其次,许多家庭暴力行为无法构成伤害罪的量刑标准;再次,刑法对重婚罪有严格的界定,不宜随意扩大重婚罪的适用范围,而许多包二奶行为并不符合重婚罪的构成要件。因此,对于尚不构成刑事责任的家庭暴力、包二奶等行为,通过法律强制加害方对受害方的损害进行赔偿,能够弥补现行刑法及其道德功能之不足,达到对加害方实施惩罚,对受害方实施抚慰的目的。
3、确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响应了婚姻审判实践的呼唤。
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确立之前,婚姻审判实践中遇到的无过错方的损害通常无法得到赔偿。无过错方的损害不仅包括财产损失,还包括精神损害,例如过错一方对无过错一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行为会给无过错一方造成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失;过错一方重婚、与他人同居等不忠诚行为也会导致无过错一方精神受到打击,心灵受创。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这些损害无法得到救济或补偿。另一方面,修改前的婚姻法仅规定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照顾无过错方。因此,一些当事人为了争夺财产,故意夸大对方的过错或极力掩饰自己的过错,导致离婚诉讼充满了指责、敌对和怨恨的氛围。特别是当一方擅自变卖、转移和隐匿财产,甚至销毁证据,使得财产的真伪和权属难以查证时,善意一方的财产和人身受到双重损害。如果不出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将难以消解和平衡情感上的冲突和财产上的损失。同时,修改前的婚姻法未对夫妻双方的忠实义务进行规定,过错一方与他人同居、通奸、私生活甚至重婚,导致婚姻关系终止,无过错一方的精神损害也无法得到抚慰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