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2-17
2000年,陈先生与张女士经人介绍相识,并于2004年5月登记结婚,两人均系再婚,婚后未生育。再婚前,李先生曾与徐女士签订了一份婚前协议书,约定双方婚前各自的房屋和车辆归各自所有。婚后,双方由于在处理家庭问题上逐渐产生矛盾,以致夫妻感情越来越谈漠。2009年5月,张女士曾向法院起诉离婚,后又和解撤诉。事后,双方紧张的夫妻关系并未好转,2010年1月,陈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张女士离婚,在法官的调解下,陈先生与张女士解除了婚姻关系。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司法解释第十六条的规定,尽管形式上为夫妻一方向另一方借款,但实际上所借款仍为夫妻共同财产。本案中,陈先生与张女士在婚前虽签订有婚前协议书,约定了婚前各自的房屋和车辆归各自所有,但并没有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处分,因此,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应按法定财产制,即夫妻共同财产处理。陈先生与张女士之间的借款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应推定为借款来源于夫妻共同财产。
法院综合考虑夫妻双方生活收入状况等因素,确定由张女士归还陈先生1万元。对陈先生要求张女士归还借款2万元的诉讼请求,无事实和法律依据,难以支持。据此,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六条的规定:夫妻之间订立借款协议,以夫妻共同财产出借给一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用于其他个人事务的,应视为双方约定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离婚时可按照借款协议的约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