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计算方法及相关原则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计算方法及相关原则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2-25

 
418568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确定的死亡赔偿采取的是“继承丧失说”理论,确认死亡赔偿金是对未来收入的减少的补偿,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农村户籍人员在城镇就业或者安家、定居的情况及其普遍,这部分农村户籍人员的收入、生活支出与城镇户籍的人并无什么不同,因此以死者经常居住地作为适用城镇标准或农村标准的条件更公平、更切合实际,也更符合立法原意。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具体为大家介绍。

1. 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方法

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死亡赔偿金的计算采用客观计算方法,并以定型化赔偿模式确定赔偿标准和赔偿年限。具体规定如下:

1.1 对于60周岁以上的受害人,死亡赔偿金按照一次性赔偿20年的标准计算,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的按照5年计算。

1.2 死亡赔偿金的赔偿对象是受害人的余命,但并非完全等同于余命。如果受害人年龄较小,赔偿期限为20年,年龄稍大的则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计算公式如下:

(1) 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 = 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20年(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2) 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 = 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N(N:60周岁以下为20年(含);60周岁以上:N=(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3) 60周岁以下人员的死亡赔偿金 = 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20年

(4) 60周岁—75周岁人员的死亡赔偿金 = 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20-(实际年龄-60)]

(5) 75周岁以上人员的死亡赔偿金 = 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5年

2. 就高不就低的特殊赔偿原则

根据第30条规定,特殊情况下的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的标准不一致。如果受害人能够证明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那么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如果低于受诉法院所在地的标准,那么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的标准进行赔偿,以尽可能给予受害人更多的赔偿。

3. 实际赔偿金额的确定及一次性赔偿原则

根据第31条规定,实际赔偿金额的确定以及一次性赔偿原则如下:

根据司法解释第2条的规定,对于第19条至第29条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应当实行过失相抵。即赔偿权利人对于损害的发生或扩大具有故意或过失的,应当实行过失相抵,共同分担损失。

4. 受诉法院的选择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的标准计算,因此受诉法院的选择与赔偿金数额密切相关。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法院管辖规定,交通事故案件中具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为被告住所地法院和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当事人在起诉前可以查阅当地统计部门的数据,选择标准较高的法院所在地作为受诉法院,以获得更有利的赔偿。在选择受诉法院时,还需要考虑诉讼成本、诉讼便利性、地方性保护等因素。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项目及计算方法
  2. 2020上海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项目及标准
  3. 辽宁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4. 2020年辽宁省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解析
  5. 湖南省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死者的债务可以从死亡赔偿金中执行吗
  2. 未成年驾车交通事故的法律处理
  3. 2020年海南省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详解
  4. 宁夏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
  5.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及索赔程序
  6. 违章停车被撞造成他人致死,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7. 货车侧翻哄抢桔子:是否涉嫌抢劫?
交通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