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8
1. 调解:被赡养人可以要求家庭成员所在组织、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进行调解。这意味着当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时,可以寻求第三方的协助,以解决赡养协议纠纷。
2. 提起诉讼:被赡养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赡养诉讼没有时效限制,并且收费较低。此外,如果被赡养人经济困难,还可以请求缓缴或减免诉讼费用。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的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以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具体而言,赡养义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当父母没有经济收入或者收入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有经济能力的成年子女应当提供必要的赡养费用。如果子女与父母共同居住,子女还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对于不能或不愿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子女,子女应当提供必要的赡养费用。
生活照料是指帮助年迈体衰的父母。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年老体弱且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只有符合上述两个条件之一时才有权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
因此,通过签订赡养协议可以明确双方之间的赡养关系,并且赡养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在签订赡养协议时,我们应当注意相关问题。同时,如果遇到赡养协议反悔的情况,被赡养人可以通过居民委员会调解或提起诉讼来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