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解散具有债权债务的事业单位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法律知识

能否解散具有债权债务的事业单位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6-25

 
41341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产生债权债务的原因是非常多的,产生债权债务时,债权人要清偿债务,而债权人可以追讨债权的,那么有债权债务事业单位能不能撤销?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具有债权债务的事业单位是可以解散的。然而,在解散之前,必须先清偿债务。

依据《民法总则》

根据《民法总则》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以下情况之一并依法完成清算、注销登记后,法人终止:

1. 法人解散;

2. 法人被宣告破产;

3. 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

如果法人终止需要经过有关机关的批准,必须按照其规定进行。

根据《民法总则》第六十九条

根据《民法总则》第六十九条的规定,以下情况之一,法人可以解散:

1. 根据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其他解散事由;

2. 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

3. 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4. 法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5.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事业单位的特征

1. 提供公共服务

事业单位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它们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提供服务,支持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正常进行。

2. 非公共权力机构

事业单位从事的事业多数源于政府职能,但它们并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没有公共行政权力。事业单位之间也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们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只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社会提供教育、文化、医疗等专业性服务。

3. 知识密集型组织

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核心人员,利用科技和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其基本职能。

4. 国产化的经费来源

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来获得经费,这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尽管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日趋多元化,但国家财政拨款仍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

5. 广泛的范围

事业单位的范围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各个行业和领域。其主体具有多元性,规模宏大。

延伸阅读
  1. 事业单位自动离职的认定
  2. 公职人员的范围及分类
  3. 小产权房的公证问题
  4. 公务员交流制度的法律规定
  5. 违规决策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

公司的变更形式热门知识

  1. 股权确认问题:股票退市后的法律规定
  2. 股东解散公司请求权的法律依据
  3. 营业执照过期对合同有效性的影响
  4. 公司解散清算程序及时间
  5. 公立医院体系融资租赁担保
  6. 公司倒闭员工补偿:权益保障与法律依据
  7. 股东不签字如何解散公司
公司的变更形式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