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2-03
在涉及一方或孩子户口迁移的情况下,需要户主或户口本持有方的配合。在离婚协议中,应明确约定不迁出户口或不配合办理手续的法律责任。例如,如果女方的户口在婚后迁入男方家庭,而男方要求女方在离婚后将户口迁走,或者抚养权归女方,孩子的户口要从男方处迁到女方处,双方必须提供户口本原件及相关证件。由于户口纠纷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公安机关也无权干涉,因此唯一的救济途径就是在离婚协议中约定高额的违约金或其他违约责任,以此来约束当事人的自觉履行。
由于中国人对代表传宗接代的姓氏看得至高无上,离婚后一方擅自更改子女姓氏(一般是女方将孩子由父姓改为母姓)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强烈不满。法律对一方擅自更改子女姓氏的做法也持否定的态度。如果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应责令恢复原姓氏。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要更改孩子的姓氏,应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这样一方就不能要求法院责令恢复姓氏了。如果一方担心对方更改孩子的姓氏,可以在离婚协议中约定较高额的违约金或其他违约责任,这样可以有效限制对方的行为,尽量减少诉讼。
如果存在婚内借款或婚前借款、补偿、困难帮助、过错损害赔偿、擅自处分房产等情形,应与对方协商如何处理,并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双方没有特别约定,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然而,笼统地约定抚养费的金额往往对抚养方和子女不公平。教育费和医疗费的多少无法在离婚时准确预计,只能等到实际发生后才能明确,而生活费也随着物价上涨而增加。建议双方约定每月支付一定金额的生活费,并逐年递增,教育费、医疗费和大笔开支则按照实际发生金额,由双方平均分担。
“没有共同财产分割”和“各自名下的财产归各自所有”是两种不同的表述,代表的含义和法律后果也不同,必须谨慎对待。如果使用“没有共同财产分割”的表述,离婚后仍可以起诉要求分割共同财产,并且没有诉讼时效限制。而使用“各自名下的财产归各自所有”的表述,离婚后不能再要求分割财产,相互也无权要求分割。对于经济上处于弱势或不清楚配偶真正财产状况的一方来说,这种表述会使其失去日后要求分割财产的权利,非常不公平。因此,当事人应将全部共有财产列明,并逐一写清楚属于哪一方所有或如何处理,避免简而言之、大而化之。一时的疏忽或贪图方便可能导致经济利益上的重大损失。
公证不仅能加强证据的证明力,有时还会直接决定或影响当事人实体权利的实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除非公证过的或具有道德义务、公益性质的赠与不能撤销,否则赠与人可以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撤销赠与。在家庭内部的赠与中,通常不涉及道德义务或公益性质,因此公证成为受赠方保障自己能获得赠与财产的唯一途径。此外,如果双方公证了离婚协议,可以避免一方拒绝配合办理手续的问题,确保协议的有效执行。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三的规定,当事人达成的以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如果双方协议离婚未成,一方可以在离婚诉讼中反悔。为了应对这条新规定,可以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对已方有利的财产约定,可以签订婚内协议,避免出现离婚字眼及离婚的意思表示,这样对方就不能推翻协议。二是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即使协议离婚不成,该协议的内容仍然有效,双方均不得反悔,并且在诉讼离婚中也适用该离婚协议。根据法律原则,当事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契约自由和处分原则的权利,因此这种约定应该得到法律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