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第三人的商标侵权责任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1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商标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侵犯他人商标权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行政处罚、赔偿损失等,那么善意第三人要不要承担商标侵权责任?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我国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商标侵权中,没有善意第三人的概念,商标侵权的责任由侵权人承担。
二、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以下行为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二)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三)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四)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五)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六) 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七)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发生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引起纠纷时,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如果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将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没收、销毁侵权商品以及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对于违法经营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以不超过违法经营额五倍的罚款;对于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以不超过二十五万元的罚款。对于在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对于销售不知道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够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责令停止销售。对于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调解,如果当事人未能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