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1
根据本条例规定,拆迁人有义务对被拆迁人进行补偿。对于拆除违章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对于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拆迁补偿可以采取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的方式进行。
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如果采取房屋产权调换的方式,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当根据相关规定计算被拆迁房屋的补偿和所调换房屋的价格,结清产权调换的差价。对于拆迁非公益事业房屋的附属物,不进行产权调换,而是给予货币补偿。
对于拆迁的公益事业用房,拆迁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重建,或者给予货币补偿。
对于拆迁的租赁房屋,如果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赁关系或者被拆迁人对房屋承租人进行安置,拆迁人应当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如果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无法就解除租赁关系达成协议,拆迁人应当进行房屋产权调换。产权调换后的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继续承租,被拆迁人与原房屋承租人需重新订立房屋租赁合同。
拆迁人应当提供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房屋,用于拆迁安置。
对于拆迁产权不明确的房屋,拆迁人应当提出补偿安置方案,经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实施拆迁。在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手续,确保被拆迁房屋的相关事项。
对于拆迁设有抵押权的房屋,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担保的法律进行执行。
拆迁人应当向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支付搬迁补助费。
对于工厂拆迁,应当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补偿。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被征收人给予以下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还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相应的补助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