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哪些假离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程序法律知识

生活中有哪些假离婚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2-06

 
40508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夫妻会通过假离婚的方式实现某些不正当的利益,例如在处理夫妻共同债务的时候,夫妻会进行假离婚,将债务归一方所有,以些逃避债务的承担,那么生活中有哪些假离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生活中的虚假离婚现象及其原因

生活中存在多种原因导致虚假离婚的现象。一些人之所以选择虚假离婚,是为了让子女能够就近上学或落户;一些人是为了逃避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还有一些人是为了逃避赡养老人的责任;还有一些人是为了在单位分房子;另外一些人则是为了更加方便地办理出国手续。

此外,有些人本身就是为了达到离婚目的,编造各种离婚理由诱使对方同意,一旦对方同意离婚后,又拒绝办理复婚手续,这样会给对方的感情和财产带来伤害。

此外,中国式的虚假离婚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一些政策安排和资源分配存在不满。为了逃避债务或获取更多的安置房等目的,人们选择虚假离婚,从而揭示了制度政策上的漏洞。

虚假离婚的主要类型

虚假离婚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1. 通谋离婚:指夫妻双方为了共同或各自的目的,暂时串通离婚,并在达到目的后复婚的行为。

2. 欺诈离婚:指一方为了达到真正的离婚目的,采取欺诈手段向对方承诺先离婚后复婚,以骗取对方同意暂时离婚的行为。

虚假离婚的法律风险

虚假离婚存在着很大的法律风险,因为其本质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很可能制作虚假协议或虚假申报财产,不仅损害了债权人和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还对国家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不应有的伤害。一旦被查处,轻则需要赔偿损失,重则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实际上,虽然在夫妻双方看来是"虚假离婚",但从法律上来看,一旦夫妻双方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或离婚裁判文书生效,原夫妻双方将不再是一个家庭,而是变为两个独立的家庭。只要形式上符合新政策的要求,就应享受房产新政关于购买首套房屋的优惠政策,从而达到规避政策的目的。

虚假离婚可能导致家庭破裂和财产损失。因为夫妻双方一旦履行了离婚的法律程序,离婚就具有法律效力。在离婚之前,用于购买房产等财产的资金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在虚假离婚之后,这部分财产将变为一方的个人财产,另一方将无法控制该财产。如果一方不愿意复婚,因离婚而带来的财产损失将无法挽回。

此外,即使在离婚后复婚,仍可能导致财产损失和家庭纠纷。因为婚前双方各自拥有的财产被视为个人财产,而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拥有房产等财产的一方不同意变更登记或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将承担很大的损失。因此,夫妻双方以"虚假离婚"的形式来获取房贷优惠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

延伸阅读
  1. 离婚规避二套房存在哪些风险
  2. 假离婚有什么法律后果
  3. 丈夫去世后妻子买房:继女是否享有继承权?
  4. 假离婚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5. 离婚时要返还彩礼吗,假离婚能逃避债务吗

离婚热门知识

  1. 律师整理:起诉离婚全流程,都在这里了!
  2. 雇用童工罚款多少钱
  3. 离婚调解书内容可以更改吗
  4. 妻子有精神病治疗期间可以离婚吗
  5. 离婚诉调庭是什么意思
  6. 夫妻之间如何办理离婚
  7. 在房子里安装摄像头拍到老婆出轨的录像,离婚证据来源合法吗
离婚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