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对债务承担的影响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8
在很多时候,夫妻双方离婚就要分清楚夫妻共同债务,如果是夫妻个人债务就要个人承担,有的人就通过离婚的方式来逃避债务,这样是否可行?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法典》和《婚姻法》的规定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2020年12月31日之前有效的《婚姻法》被废止。在《婚姻法》生效期间,根据以下规定,离婚并不会影响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婚姻法》第41条规定,在离婚时,夫妻共同生活期间产生的债务应当由双方共同偿还。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双方应当通过协议进行清偿。如果协议无法达成,人民法院将进行判决。需要注意的是:1. 在婚姻存续期间产生的夫妻共同债务,在离婚后仍然需要由双方共同承担。2. 通常情况下,夫妻共同债务会通过夫妻共同财产进行清偿。然而,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个人财产也应当用于补充清偿。
《婚姻法解释(二)》对债权人的权益保护
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25条,如果离婚协议、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做出处理,债权人仍然有权向夫妻双方主张夫妻共同债务的权利。当一方承担了共同债务的连带清偿责任后,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他可以向另一方主张追偿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债权人的要求。换句话说,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是夫或妻一方都承担连带责任的。债权人可以自由选择向夫一方、妻一方或夫妻双方要求清偿债务。至于夫妻之间的清偿比例问题,只是夫妻内部分配的问题,债权人无需考虑。
假离婚的法律含义和实践
假离婚在法律上指的是夫妻双方并无真实意愿离婚,而是通过共谋达成离婚协议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逃避债务、购买第二套房产、申请经济适用房、获取更多的拆迁补偿款或安置房等目的。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由双方共同偿还。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双方应当通过协议进行清偿。如果协议无法达成,人民法院将进行判决。如果经过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后,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应当准予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