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之间的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1
遗赠扶养协议是发生在没有继承关系的人之间的,并且协议有合法,不违反法律规定,才能有效。那么,兄妹之间的遗赠扶养协议有法律效力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案情简介
姚某和李某是夫妻关系,育有四个子女:姚甲、姚乙、姚丙、姚丁,并在重庆万盛某社修建了一座农房。姚某和李某分别于2002年6月和2003年6月去世。2005年3月1日,原告姚甲与被告姚乙签订了一份供养协议。协议约定:姚甲和姚乙是兄妹关系,他们的父母在2002年和2003年去世,姚甲、姚丙、姚丁在父母生前已经结婚。姚乙因年幼时致残,独自生活一段时间,并对父母遗留的房屋进行维修、改造、管理和居住。现在,兄妹四人一致同意,父母的房屋遗产由姚甲继承,姚乙、姚丁、姚丙放弃继承权,并由姚甲负责姚乙晚年的生活和后事安排。兄妹四人以遗赠扶养协议的方式约定将父母的遗产归一个人所有,并由该人负责残疾兄弟的生活和葬礼安排。然而,后来兄妹三人反悔,扶养人起诉要求按照遗赠扶养协议将父母的遗产归自己所有。那么,这个请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呢?
法律解读
根据法律规定,兄妹间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是无效的。遗赠扶养协议是由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社会组织与被供养人签订的。在本案中,兄妹四人是法定的扶养关系,不符合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主体条件。因此,请求按照遗赠扶养协议分得父母全部遗产的请求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原告有权要求按照法定继承处理,被告姚丙、姚丁也要求按照法定继承处理。此外,涉及到拆迁安置的房屋需要明确继承人和继承份额。因此,本案应该按照法定继承处理为宜。考虑到姚乙的残疾身体状况,未婚且没有子女,并且对父母的房屋进行了维修、改造和管理,分配遗产时应适当多给予一些。
相关阅读
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
1. 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高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五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在财产继承中,如果同时存在各种继承方式,应首先执行遗赠扶养协议,其次是遗嘱和遗赠,最后才是法定继承。2. 遗赠扶养协议一经签订,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协议的各项规定。被扶养人对协议中指明的财产,在其生前可以占有和使用,但不能处分。如果因此导致遗赠的财产灭失,扶养人有权要求解除遗赠扶养协议,并要求补偿已经支付的扶养费用。扶养人必须认真履行抚养义务。如果扶养人不履行扶养义务,或者以非法手段谋取被扶养人的财产,被扶养人的亲属或有关单位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剥夺扶养人的受遗赠权。如果扶养人不认真履行扶养义务,导致被扶养人经常处于生活困难和缺乏照料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况限制遗赠财产的数额。3. 遗赠扶养协议的执行期限一般较长。在这个期限内,如果一方没有正当理由反悔导致协议解除,会产生两种法律后果:一是扶养人没有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导致协议解除,就不能享受遗赠的权利。已经支付的扶养费用一般也不会得到补偿。二是被扶养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导致协议解除,就应该适当偿还扶养人已经支付的扶养费用。4. 遗赠扶养协议签订后,遗赠人与其子女、扶养人与其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不因此而解除。遗赠人的子女仍然有赡养扶助义务,不因遗赠扶养协议而免除。同时,遗赠人的子女对遗赠以外的财产仍享有继承权。扶养人在与遗赠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发生收养的法律效力,但仍然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并且享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