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行为的法律处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造谣行为的法律处理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5-18

 
403346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造谣行为的处理,需要根据其造成的影响来确定。如果造谣对他人造成严重影响,或者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就可能构成诽谤罪或寻衅滋事罪。

造谣行为的认定标准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诽谤他人的行为,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应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1.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
  2. 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
  3. 在过去两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并再次进行诽谤行为;
  4.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而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诽谤他人的行为,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应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1. 引发群体性事件;
  2. 引发公共秩序混乱;
  3. 引发民族、宗教冲突;
  4. 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5. 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
  6. 造成恶劣国际影响;
  7.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根据以上规定,对于造谣行为,法律将根据其造成的影响程度来进行定性和定罪,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国家利益。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纠纷漏列原告法院可以追加吗
  2. 离婚上诉中涉及房产纠纷是否需要律师的参与
  3. 离婚案件中的诉讼费用缴纳方式
  4. 企业裁员的法律适用条件
  5. 劳动仲裁的代理人委托问题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绑架罪的制裁方式
  2. 肇事致死主责一定判刑吗
  3. 收到领导发的色情图片是否构成性骚扰
  4.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
  5. 我国强制猥亵罪的刑罚
  6. 偷窥、偷拍行为的法律处罚
  7. 诈保未遂的法律处理及其对治安的影响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民间借贷中债务转让情形
  2. 刑事诉讼的法庭审判程序
  3. 特殊情况下的加班加点
  4. 婚假应该怎么休
  5. 追讨工资的合法途径
  6. 试用期的期限有多久
  7. 继承人在什么情况下丧失继承权

热门合同下载

  1. 共建栏目运营合作协议范本
  2. 网络媒体合作协议范本
  3.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4.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