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的必经程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8
一、拆迁申请和许可证
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拆迁单位需要向房屋所在地的县以上人民政府拆迁主管部门提出拆迁申请,并提供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拆迁方案和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落实证明。经审核后,拆迁主管部门会发放房屋拆迁许可证,并向被拆迁人出示该许可证。
二、拆迁公告
拆迁单位在领取拆迁许可证后,应及时向拆迁范围内的被拆迁人宣告拆迁决定,并发布拆迁公告。公告内容包括拆迁人、拆迁范围和拆迁期限等信息。
三、拆迁补偿安置合同
在拆迁公告规定的拆迁期限内,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应在自愿有偿的基础上进行平等协商,并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合同。
四、房屋拆迁的实施
被拆迁人应在公告规定的时限内自行搬迁。如果被拆迁人拒不搬迁,拆迁人可以申请强制搬迁。完成强制搬迁后,拆迁人应向被拆迁人出具搬迁验收单,并组织对房屋进行拆除。
拆迁补偿安置合同条款的主要内容
一、拆迁当事人及基本情况
拆迁当事人包括拆迁人、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如果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之间的租赁关系没有解除且被拆迁人不能对房屋承租人进行合理安置,拆迁人应与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一起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并对房屋承租人进行安置。
二、拆除房屋的有关情况
包括房屋的座落地点、结构、楼层、面积、质量、间数以及附属设施等信息。
三、补偿方式、金额和时间
补偿方式分为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货币补偿的金额应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市场评估价格确定。产权调换的金额应根据被拆迁房屋和调换房屋各自的市场评估价格计算,并结清差价。补偿应在拆迁前一次性支付。
四、房屋估价
不论选择哪种补偿方式,都需要对被拆迁和调换的房屋进行市场价格评估。评估机构的选择应由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共同决定,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则各自提出评估机构并通过抽签决定。评估费用一般由拆迁人承担。
五、拆迁安置办法
针对被拆迁的房屋承租人,拆迁人应进行安置。安置方式可以是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也可以提供周转房。
六、补偿费的支付
拆迁人应对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支付补偿费。在过渡期限内,如果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处,拆迁人应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如果拆迁导致非住宅房屋停产或停业,拆迁人应给予适当的停业补偿费。
七、搬迁和过渡期限
搬迁期限是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自行搬迁的时间界限。过渡期限是指在实行产权调换补偿形式下,拆迁人提供适宜入住的调换房屋的时间界限,用于约束拆迁人。
八、违约责任
拆迁人的违约责任主要包括不能按时支付补偿款和超过过渡期限提供产权调换房屋的责任。被拆迁人的违约责任主要是不搬迁和腾退周转房的责任。违约责任一般以支付一定数量的违约金的方式承担。
解决拆迁安置纠纷的程序
一、先裁后诉
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16条的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无法达成补偿安置协议的,可以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裁决。裁决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如果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先行拆迁效力
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17条的规定,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期限内未搬迁,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
拆迁安置中的特殊情况的解决方法
一、产权不明确的房屋拆迁补偿问题
对于产权不明确的房屋,拆迁人可以提出补偿安置方案,并经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然后进行强制拆迁。
二、出租房屋的拆迁补偿安置问题
为了保护承租人的权益,《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拆迁租赁房屋时,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赁关系或被拆迁人对房屋承租人进行安置时,拆迁人应给予被拆迁人补偿。如果解除租赁关系没有达成协议,拆迁人应实行房屋调换,调换后的房屋由原承租人继续承租。
三、共有房屋的拆迁补偿安置问题
如果全体共有人要求对共有房屋进行产权调换,应予准许,并由全体共有人承担产权调换房屋和被拆迁房屋差价的责任。对于不可分割的共有房屋,如果部分共有人要求产权调换,部分共有人要求货币补偿,应给予货币补偿。
四、设有抵押权的房屋拆迁补偿问题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抵押权因抵押物灭失而消灭。在产权调换补偿时,抵押权可以延伸,抵押权人与抵押人不需要重新签订抵押合同或办理登记,可以优先受偿。在货币补偿时,抵押权人可以申请法院采取适当的保全措施。
五、在产权调换中对被拆迁人的特别保护措施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如果拆迁人将补偿安置房屋另行出卖给第三人,被拆迁人有权优先取得补偿安置房屋。
六、临时建筑和违章建筑的拆迁补偿问题
对于临时建筑,如果超过使用年限,不予补偿;如果未超过使用年限,应给予补偿。对于违章建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拆除,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