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9
现在的夫妻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闹情绪,甚至要离婚。但是很多时候双方都需要冷静考虑问题,那么,离婚冷静期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民法典》规定的离婚冷静期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离婚需要经历一个为期30天的冷静期。该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在此之前,有效的法律文件是《婚姻法》及其相关解释,其有效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一旦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将失效,并由新的司法解释所替代。
离婚登记申请的撤回
根据《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零七十七条的规定,在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的30天内,任何一方如不愿意离婚,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在冷静期届满后的30天内,双方应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领取离婚证。若未申请领取离婚证,则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民事诉讼法》处理不予受理的情形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以下起诉情形进行处理:1.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案件,应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2. 根据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并申请仲裁的案件,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3. 根据法律规定,应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应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4. 对不属于本法院管辖的案件,应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5. 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再次起诉的案件,应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6. 根据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7. 对于不准离婚的判决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以及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若原告在六个月内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再次起诉,不予受理。
起诉离婚的审理期限
法院审理期限的规定
要了解起诉离婚的最快时间,首先需要了解法院的审理期限。根据规定:-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审理期限为六个月。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可经本院院长批准延长六个月,如仍需延长,需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最多可再延长三个月。- 审理对民事判决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三个月。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可经本院院长批准延长三个月。
起诉离婚的最快时间
综上所述,离婚案件一般会在六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十五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则为三个月。若对一审法院的判决不服并提起上诉,一般会在三个月内审结。因此,起诉离婚的最快时间一般为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