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行为的构成要素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侵权行为的构成要素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28

 
397027
对于侵权行为的构成要素,相信有很多人都还不够了解,你知道在我国,相关法律对此是怎么规定的吗?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相关内容,赶紧一起来看看吧!希望以下的内容能够为你提供帮助。

一、侵权行为的构成要素——行为的违法性

行为的违法性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强制性规定。根据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又可以分为作为的违法行为与不作为的违法行为。

作为的违法行为是指法律禁止实施某种行为,行为人违反规定实施了该行为。例如,法律规定禁止毁损他人的财产,行为人实施了毁损他人财产的行为,即构成作为的违法行为。

不作为的违法行为是指法律要求人们在某种情况下应实施某种行为,而负有此种义务的人却未实施。例如,法律规定,在公共场所安装地下设施应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如果施工者没采取该项措施,就构成不作为的违法行为。

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素——损害事实的存在

损害事实既包括对公共财产的损害,也包括对私人财产的损害,同时还包括对非财产性权利的损害。无论损害后果能否以货币加以衡量,只要对他人人身或财产利益造成了受损的事实,均构成损害事实。

对财产的损害包括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直接损害是指受害人现有实际财产的减少,如房屋被侵占,动产被毁损;间接损害是指受害人可得利益的减少,比如租金收入的减少。

对人身的损害包括对生命、健康、名誉、荣誉等的损害,而且对人身的损害往往也会生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如因身体、健康受到侵害而付出的治疗、住院费用等。

三、侵权行为的构成要素——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客观联系,即特定的损害事实是否是行为人的行为必然引起的结果。只有当二者间存在因果关系时,行为人才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因果关系是复杂多变的,往往一个损害后果的出现是由多个原因引起的,既可能有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也包括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因此,直接原因行为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而间接原因行为就需根据其在侵害结果产生中的作用划定其应承担责任的范围,而非全部责任。

四、侵权行为的构成要素——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过错是指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心理状态。对一般侵权行为而言,过错是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必备前提。过错根据其类型分为故意与过失。

故意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损害结果,仍希望其发生或放任其发生。过失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结果应预见或能够预见而因疏忽未预见,或虽已预见,但因过于自信,以为其不会发生,以致造成损害后果。

根据法律对行为人要求的注意程度不同,过失又分为一般过失与重大过失。一般过失是指行为人没有违反法律对一般人的注意程度的要求,但没有达成法律对具有特定身份人的较高要求。重大过失是指行为人不仅没有达到法律对他的较高要求,甚至连法律对普通人的一般要求也未达到。

在侵权行为中,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无论其是故意还是过失,是一般过失还是重大过失都应承担赔偿责任,其赔偿的范围由损害的结果决定,不会因其过错较轻而减轻其赔偿。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对过错的划分也会对责任的承担产生影响。

延伸阅读
  1. 名誉侵权的处罚标准
  2. 侵权损害赔偿法
  3. 侵权责任如何赔偿
  4. 路边玩手机被别人碰掉了谁赔
  5. 财产侵权赔偿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2.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3.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4.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5.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6. 最新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7. 在学校两个孩子打架怎么处理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权利用尽不属于侵权吗?
  2. 售假货注册商标的侵权纠纷
  3. 商标侵权纠纷
  4. 仿冒注册商标纠纷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7. 承租人经过出租人同意装修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专利侵权起诉状范本
  2. 房屋侵权起诉状范本
  3. 相邻权纠纷答辩状范本
  4. 食品企业员工保密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