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龙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7
1月24日上午10时,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的新闻通气会。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王玲主持通气会,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吴少军通报了有关情况和典型案例,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基本案情
2012年3月17日,姜海龙驾校雇员任瑞国驾驶驾校所有的吉A7A855号大型普通客车载学员于洋等人,沿302国道由北向南行驶至639公里处,越过道路中心线逆向驶入路左侧,与由南向北行驶的吉J95117中型仓栅式货车相撞,致于洋等人受伤。任瑞国负事故全部责任。于洋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双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左踝关节粉碎性骨折、骨盆多发骨折、尾骨骨折、骶骨右侧骨折、腹部闭合性损伤、脾脏周围血肿、局限性腹膜炎、双肾周血肿,住院治疗37天,共发生各种费用合计287890.52元,姜海龙在于洋住院期间支付了104500元,其余183390.52元,双方未能自行解决,于洋遂向农安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农安县人民法院受理后,于2014年12月9日作出(2013)吉农民初字第352号民事判决,判令: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松原市支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在交强险限额内赔偿于洋11000元。二、姜海龙、刘景志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于洋医疗费、伙食费、鉴定费、二次手术费等共计172390.52元。判决生效后,保险公司自动履行了给付义务,姜海龙、刘景志未能自动履行。于洋于2015年3月10日向农安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农安县人民法院受理后,于2015年3月31日向被执行人下发了执行通知书及报告财产令,查封了被执行人姜海龙名下两台轿车(一台现代、一台捷达)的车籍。2015年6月30日因被执行人姜海龙既不履行义务,亦不申报财产,对其实施了拘留,拘留时在其衣袋内搜出人民币3000元。拘留期间,被执行人提出和解。在法院主持下,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拘留被释放后一次性给付申请执行人赔偿款130000元。被执行人姜海龙被释放后,未履行和解协议,农安县人民法院欲对查封其名下的两台轿车进行评估拍卖时发现已被其转卖一台,遂于2016年5月3日对其实施了第二次拘留。拘留时,姜海龙极不配合,声称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此次拘留期届满后,姜海龙仍拒不履行给付义务。
典型意义
本案被执行人对生效判决确定的赔偿义务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被施以拘留后仍不思悔改,擅自转卖法院查封财产,致使生效判决无法完全履行,应追究其刑事责任。本案以自诉方式启动追诉程序,最终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了赔偿义务,取得了申请执行人的谅解。
老河口市人民法院处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
典型案件概述
杨玉道被指控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老河口市人民法院将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经协商,杨玉道同意用房屋抵清拖欠的劳动报酬,并向相关人员出具还款保证书,被害人对其表示谅解。法院判决杨玉道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
这一案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处理拒执罪案件,既打击了犯罪,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广西桂飘香有限公司拖欠劳动报酬案
典型案件概述
刘建龙、张朝英、蓝柳青、蔡彩云等四人向广西桂飘香食品有限公司追讨劳动报酬。尽管公司以经营困难为由拒绝支付报酬,法院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处以罚款,迫使公司履行义务。
该案表明,被执行人以经营困难为借口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不是合理理由。法院通过加大财产查控力度和利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成功推动被执行人履行义务,解决了执行难的问题。
张某某追索医疗费用等人身损害赔偿案
典型案件概述
张某某在舞蹈练习中受伤,要求被执行人赔偿医疗费用等损失。由于被执行人拒不履行赔偿义务,法院加大财产查控力度,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最终促使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该案表明,法院通过利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增加对被执行人的威慑力,推动其履行赔偿义务,有效解决了执行难的问题。
杜开均申请执行四川科茂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工伤赔偿纠纷案
典型案件概述
杜开均在工作中受伤,要求四川科茂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支付工伤赔偿。由于公司拒不履行赔偿义务,法院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最终推动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本案是工伤保险执行案件,法院通过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对其商誉形成压力,促使被执行人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