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02-26
被抚养人和被扶养人的区别主要在于其适用范围的不同。被抚养人是指未成年的婚生子女以及非婚生子女,而被扶养人则是指事故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婚姻法》第二十条规定,夫妻之间存在着互相扶养的义务。当一方未履行扶养义务时,有权要求对方支付扶养费。此外,根据该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而子女则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当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同样地,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此外,法律还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当赔偿权利人因生命、健康或身体遭受侵害,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时,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在该解释中,所谓的"赔偿权利人"包括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被扶养人以及死者的近亲属,他们依法承担着扶养义务。而"赔偿义务人"则指因自身或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根据法律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