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种情形下可以提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提存法律知识

何种情形下可以提存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3-05

 
391832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比较少接触到合同提存这类的问题,所以对于这个也是不太清楚的,也不太清楚有何种情形里有权提存。手心律师网小编总结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根据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间,债务人提出履行债务的请求,而债权人却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的情况,构成了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正当理由包括以下情况:(1)债权人受到不可抗力的影响;(2)债权人遇到难以克服的意外情况,无法受领,比如因传染病住院治疗且无代理人;(3)债务人交付的标的物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甚至与合同约定不符;(4)债务人迟延交付致使无法实现合同目的;(5)合同被解除或被确认无效等情况。如果债权人拒绝受领并提出了正当理由,债务人不能将标的物提存。但以下情况不被视为债权人拒绝受领:(1)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间未提出履行请求;(2)债务履行期限未到,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债权人未接受履行。

2、债权人下落不明

债权人离开住所或变更住所,在合理期间多方查找仍无法找到,被称为债权人下落不明。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无法支付债务,为了消除债权债务关系,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3、债权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且未确定继承人或监护人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从出生到死亡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同时,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人应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债权人死亡时无法接受履行,债权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也无法接受履行。根据宪法和民法通则的规定,债权人死亡时可以由其继承人享有债权;债权人丧失行为能力时,应由其监护人代理行使债权。然而,如果债权人的继承人和监护人尚未确定,债务就无法因履行而消除。因此,可以将标的物提存以终止合同。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如果法律对提存问题有具体规定,应按照法律规定执行。例如,《担保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所得的价款时,应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按与抵押权人约定的方式提存。第七十条规定:如果质物有可能损坏或价值明显减少,足以危害质权人权益,质权人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果出质人未提供担保,质权人可以拍卖或变卖质物,并与出质人协议将拍卖或变卖所得的价款用于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按与出质人约定的方式提存。
延伸阅读
  1. 哪类房产离婚时不得分割
  2. 债务重组的法律概念
  3. 抚养权是否可变更
  4. 土地使用权单位撤销后能获得补偿吗
  5. 行政赔偿案件是否需要缴纳案件受理费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房租合同提前退房是否违法
  2. 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3. 法院提存申请书基本框架
  4. 融资租赁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5. 贸易合同中的终止条款
  6. 合同到期后继续保持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7. 担保提存的给付条件是什么?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的解除解决方案

  1. 民间借贷中债务转让情形
  2.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3. 不得约定试用期的情形
  4.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5. 合同的加害给付责任
  6. 继承人在什么情况下丧失继承权
  7. 遗嘱继承

热门合同下载

  1. 烟台市劳动合同范本
  2. 厦门市劳动合同范本
  3. 服务代理合作协议范本
  4. 股份公司的股权转让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