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7
根据第九十二条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根据第九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根据第九十四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根据第九十五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没有规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根据第九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主张解除合同,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根据第九十七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债务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根据第九十八条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根据第九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根据第一百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
根据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如果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债务人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并将所得的价款提存。
根据第一百零二条规定,标的物提存后,除债权人下落不明的情况外,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继承人、监护人。
根据第一百零三条规定,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根据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如果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