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19
农户在与流入方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当地有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或类似机构,建议在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在签订合同之前,应当进行流转价格评估、业主资质审查、土地集中连片协调等工作。合同签订后,还需要进行合同登记备案,并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督查。
农户承包的耕地只能用于农业生产经营,不得用作建筑、商业等其他用途。
如果流转双方在合同履行期间不按照合同约定或违反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引发争议或纠纷,应当按照合同的具体条款进行调解、协商、仲裁或向法院起诉。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当考虑详尽、完善合同违约责任条款,以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土地流转双方的主体范围通常限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土地流转的优先权。采取转包及互换方式的流转必须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之间进行,不得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农户进行流转。以转让方式流转承包地的,可以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也可以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农户、单位和个人流转。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依法报发包方备案。
土地流转合同到期后,流入方可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续约。如果合同到期后未续签,应当及时征求农户的意见,办理续签手续,或退还农户土地。对于期限过长、补偿过低的土地流转合同,应当进行检查,并根据情势变化及时纠正,以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对于以村、组为单位统一签订的表式流转合同,应当进行纠正,未纠正的必须按照规范文本及时纠正。土地流转合同应当由农户与流转入土地的一方直接签订,否则应予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