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日非法集资的新政策和条例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法律知识

2018年1月1日非法集资的新政策和条例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5

 
388076
在我国经济犯罪类案件是非常多的,而经济犯罪的类型有很多,如非法集资、贷款诈骗、信用卡诈骗等,而非法集资由于涉及的数额和受害人比较多,所以是重点打击的对象,那么2018年1月1日施行非法集资新的政策和条例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我国对经济犯罪进行办理的法律规定

我国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以便对经济犯罪进行更加有效的处理。其中包括了对非法集资的处理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八条,公安机关在办理非法集资、传销以及利用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经济犯罪案件时,如果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逐一收集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相关证据,可以综合使用言词证据和已经收集并查证属实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实物证据来综合认定涉案人员人数和涉案资金数额等犯罪事实,以确保证据确实、充分。

第七十八条中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八条,所谓“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是指基于同一法律事实、利益受损人数众多、可能影响社会秩序稳定的经济犯罪案件。这些案件包括但不限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等犯罪。

二、非法集资罪的认定方式

非法集资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对犯罪主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为了在我国现行《刑法》中设立非法集资罪,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论述其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

(一) 犯罪主体

非法集资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必须明确法律对单位这一法人主体的规定,以便对大量存在的单位进行非法集资行为的司法实践进行规范。

(二) 犯罪主观方面

非法集资罪的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当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并且希望这种危害发生。在单位进行非法集资的情况下,这种故意体现为单位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以单位的名义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会的结果。单位犯罪故意是单位成员的共同认识和意志,与单位成员个人的认识和意志有严格的区别。

(三) 犯罪客体

非法集资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资本的运作过程,即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将不特定对象的资金集中起来,使他们成为形式上的投资者(股东、债权人)。这种行为往往涉及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大,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因此,我们建议将非法集资罪列入《刑法》第三章第四节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以确立其在整个《刑法》体系中的地位。

(四) 犯罪客观方面

非法集资罪的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主要是以非法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其他回报。

延伸阅读
  1. 非法集资罪套路怎么判
  2. 非法集资罪与集资诈骗的区别
  3. 非法集资罪如何判
  4. 非法集资罪的最高量刑标准
  5. 非法集资的会累及家人吗

互联网金融热门知识

  1.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法性及法律关系
  2. 如何向国家举报非法集资问题
  3. 支付宝转账记录可以作为法律证据吗
  4. 支付宝洗钱收到钱不发出去犯法吗
  5. 支付宝借呗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6. 财产保全冻结的是银行卡账户吗?不能冻结其支付宝账户
  7. 强制执行会冻结微信零钱和支付宝吗
互联网金融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