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3
我国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票融资,而忽视债务融资,这种不正常的融资模式带来了多方面的劣势。首先,许多上市公司将募股资金投入到与公司主业不相关的产业中,导致资金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其次,这些上市公司在项目环境发生变化后随意变更投资方向,导致资金的无效配置和资源的巨大浪费。此外,他们还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证券市场,参与投机炒作,进一步扭曲了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尽管上市公司通过股份扩募方式获取了廉价资金,但由于股份基数不断增大,实际收益增长有限,导致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下降。上市公司偏好股票融资的行为也使其持续盈利能力下降,表现为“一年优、两年平、三年亏”的现象。从整体看,上市公司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在过去五年中下降了28%。
根据现代财务理论,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充分考虑融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和融资成本的高低,以发挥最佳的财务杠杆效应。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几乎都宣传募股筹资项目有相当高的内部收益率,使得股权融资无法有效发挥财务杠杆的调节作用。
应对进行股权融资的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的政策限制,适当提高股权融资成本,迫使上市公司合理选择筹资方式,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理性程度。此外,应规定适当的分红比例,如达到当年可分配利润的50%等。
治理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的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因此,应从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消除误区,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从思想上、组织落实,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其次,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从法律上规范公司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和监事会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关系,形成不同权利主体相互制衡和约束的法律环境。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出台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对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企业予以鼓励和支持。此外,应加强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公司的监督作用,逐步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完善经营者激励机制。
在上市公司再融资过程中,应加强对拟上市企业及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管理约束,增加发行新股、增发股票和配股资格的难度,用指标体系取代单一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作为考核标准,加强对公司的股权融资监管,建立股权融资档案,加强对募股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
要建立、健全我国的债券市场,完善债券市场的功能。首先,要完善债券发行与交易市场体系的建设,建立完备、健全和全国统一的债券发行与交易网络系统。其次,应注重对债券品种的设计与开发,推出创新产品,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此外,要积极培育债券二级市场,提高债券的流动性,培育公司债券与其他金融工具收益率的合理比价关系。同时,要强化公司债权融资意识,吸引更多的发行公司进入债券市场融资,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