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5-07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或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非法集资活动不仅可能导致单位受到行政处罚,还可能构成犯罪,涉及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单位进行集资诈骗的数额分为三个等级。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被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集资诈骗的数额以实际骗取的金额计算,已归还的金额应予以扣除。但是,用于支付广告费、中介费、手续费、回扣、行贿、赠与等费用的不予扣除。支付的利息除本金未归还部分可抵押以外,应计入诈骗数额。
员工如果参与了非法集资活动,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将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对进行非法集资活动的,除了根据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如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取缔非法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等,还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个人不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