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及相关法律规定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30
遗赠扶养协议法律有哪些规定
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
根据《继承法》第31条的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然而,遗赠扶养协议只有在遗赠人去世后才会产生法律效力。
陈老伯与王先生的案情简介
2007年年初,陈老伯的妻子因交通事故受伤瘫痪,陈老伯又年事已高,没有子女。为了照顾妻子,陈老伯联系上了王先生,并与其签订了一份协议,协议内容包括照顾夫妻两人的生活及死后事宜,并赠与王先生夫妻两人的财产。陈老伯还将60万元银行存款交给王先生,目的是让其为其买房用于养老。然而,陈老伯的妻子不久去世,陈老伯要求王先生返还60万元,但王先生拒绝返还。
法院审查及判决结果
法院审查认为,王先生提交的书面协议不能证明60万元属于赠与。陈老伯作为60万元存款的所有权人,有权要求王先生返还。最终,法院支持了陈老伯的诉讼请求。
遗赠扶养协议的要件和效力
根据《继承法》第31条的规定,遗赠扶养协议必须是书面形式,不能为口头形式,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有利于协议的履行。遗赠扶养协议是指受扶养人与扶养人签订的关于扶养人承担受扶养人生养死葬的义务,受扶养人将自己的财产于死后赠与扶养人的协议。
继承法相关规定
根据《继承法》第5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嘱办理;有遗赠抚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陈老伯与王先生的案件分析
根据案情分析,陈老伯与王先生签订的协议属于遗赠扶养协议。王先生认为协议签订后就已经发生效力,并主张60万元属于赠与。然而,根据法律原则中的"谁主张谁举证",王先生有义务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但他无法提交证据证明60万元是赠与,因此无法认定该赠与存在。
陈老伯与王先生的委托合同关系
虽然陈老伯与王先生没有签订任何书面合同,但实际上形成了委托合同关系。陈老伯将60万元银行存款交给王先生,目的是让其为其购买用于养老的房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陈老伯作为委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若给受托人造成损失应当负责赔偿。因此,作为受托人的王先生应当将该银行存款返还给陈老伯。
结论
综上所述,法院支持陈老伯的请求是合法合理的。遗赠扶养协议必须是书面形式,只有在遗赠人去世后才会产生法律效力。在本案中,王先生无法证明60万元是赠与,而陈老伯作为存款的所有权人有权要求返还。此外,陈老伯与王先生之间形成了委托合同关系,陈老伯有权解除委托合同并要求返还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