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婚姻法上的法定婚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结婚条件法律知识

如何理解婚姻法上的法定婚龄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5-01-15

 
37992
婚姻法是规定相关婚姻中的各项事情的法律,婚姻法一般来说规定的相关内容就应当遵守,比如说婚姻法中所规定的法定年龄就是其中一项当然还有其他的有关法律。我国是如何规定法定年龄的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理解婚姻法上的法定婚龄

我国《婚姻法》规定了法定婚龄。根据法律规定,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如果未达到法定婚龄而结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过欺骗、弄虚作假等手段办理结婚登记,取得结婚证;另一种是当事人双方或一方未达法定婚龄,尚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公开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而形成的事实婚姻。

法定婚龄的考虑因素

法律规定最低结婚年龄主要考虑两个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情况,而社会因素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发展的要求。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男性达到22周岁、女性达到20周岁的最低结婚年龄,就是基于上述两个因素的考虑。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广大青年的身心健康,促进计划生育的开展和降低人口增长速度,以及推动四化建设的发展。此外,《婚姻法》还规定了“晚婚晚育应予鼓励”。所谓晚婚是指男性达到25周岁、女性达到23周岁以上结婚;晚育是指女性24周岁后生育第一胎。需要注意的是,晚婚晚育的规定与法定婚龄的规定在性质和效力上是不同的,法定婚龄具有强制效力,而晚婚晚育是一种鼓励性的规定。在实践中,晚婚年龄不能替代法定婚龄,但应积极倡导晚婚晚育。如果当事人双方均已达到法定婚龄且坚持要求结婚,则应依法准许。

未达法定婚龄的后果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未达到法定婚龄并不一定导致婚姻无效,具体需要根据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未达法定婚龄但登记结婚的情况

对于未达法定婚龄但已经登记结婚的情况,适用无效婚姻的规定。有权请求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未达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请求宣告婚姻无效的申请只能在婚姻当事人一方未达到法定婚龄之前提出。如果婚姻当事人双方已经达到法定婚龄,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婚姻将转化为有效婚姻。

未达法定婚龄但以夫妻关系同居的情况

对于未达法定婚龄但以夫妻关系同居的情况,适用有关事实婚姻和同居关系的规定。对于1994年2月1日之前达到法定婚龄的情况,按照事实婚姻处理;而对于1994年2月1日以后达到法定婚龄的情况,应当补办结婚登记,如果不补办,婚姻将被视为无效,并按同居关系处理。

延伸阅读
  1. 朱某某与田某某的事实婚姻关系以及离婚诉讼案件
  2. 事实婚姻的构成要件
  3. 准婚姻关系和事实婚姻的基本区别
  4. 老年人涉外婚姻的结婚手续办理流程
  5. 非法同居与事实婚姻的区别

结婚热门知识

  1. 婚前财产协议和婚后财产协议的要素
  2. 中国古代亲属通婚的法律规定
  3. 单方面起诉离婚的法律程序
  4. 免除子女抚养义务
  5. 婚前赠与的法律效力问题
  6. 网友咨询:净身出户了还需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吗?
  7. 离婚后再婚的法律手续
结婚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