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28
1、伤者本人治疗创伤所导致的误工费用,包括因精神损害导致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所产生的误工费用;
2、事故当事人及其亲属或委托代理人因参与处理事故而造成经济减少的费用,包括死者家属在办理丧葬事宜期间产生的费用。
简单来说,误工费的赔偿项目包括工资、津贴和兼职收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受害人是企业经营者,则不包括其所丧失的企业经营利益损失,赔偿应以实际减少的收入为依据(即差额赔偿原则)。
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是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的。伤者本人的误工时间根据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治证明来确定。对于因伤致残而持续误工的情况,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最终评定伤残的前一日。
对于有固定收入的当事人,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来计算。实际减少的收入必须是实际丧失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课酬、合法的兼职收入等,但一般不包括企业经营者作为受害者时所丧失的经营损失和特殊工种的补助费。
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当事人,误工费的计算是根据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来进行的。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供证明其最近3年平均收入状况的证据,可以参考当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来计算。
1、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元/月)×误工时间。
(1) 有固定收入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额=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工作收入-事故受伤后的劳动收入。
(2) 没有固定收入,但能提供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额=最近三年收入总和÷3年÷12个月×误工时间。
(3) 没有固定收入,且无法提供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额=受诉法院所在地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误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