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用地的范围及取得途径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2-23
土地使用权划拨的对象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确定的。划拨用地的范围究竟有哪些?是哪些法律对此做的规定?下文手心律师网小编将详细为大家解答,欢迎阅读!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无偿将土地使用权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除非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并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这一规定是迄今为止在立法层面上对土地使用权划拨这一概念所作的最权威的定义。
划拨用地的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以下建设用地可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以划拨方式取得:(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划拨用地的取得途径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的规定,军事、社会保障性住房和特殊用地等可以继续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积极探索实行有偿使用,对其中的经营性用地先行实行有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