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罪的判断标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法律知识

非法集资罪的判断标准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2

 
372743
在现实社会中,我国司法机关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力度是较大,但在日常生活中,不了解相关法律规范的公民是比较多,故而很多公民都无法理解他人有没有非法集资罪,该如何判断呢?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非法集资罪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以及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根据立案侦查的要求,以下情形之一即可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1. 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超过20万元,单位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超过100万元。
  2. 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户数超过30户,单位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户数超过150户。
  3. 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万元,单位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万元。

二、集资诈骗罪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集资诈骗罪的刑罚如下:

三、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是指在发行股票、债券过程中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且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60条的规定,对于犯罪行为,刑罚如下:

四、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是指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公司、企业债券,且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79条的规定,对于犯罪行为,刑罚如下:

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

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一、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单位犯罪的故意是单位成员的共同认识和意志,与个人的认识和意志有所区别。

二、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即当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资行为会对社会产生危害,并希望这种危害发生。在单位进行非法集资的情况下,单位成员以单位的名义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三、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行为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将不特定对象的资金集中起来,往往涉及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大。

四、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非法集资行为是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回报。

延伸阅读
  1. 非法集资业务员怎么判
  2. 骗他人非法集资怎么判
  3. 单位集资诈骗罪起诉书
  4. 公司非法集资行为的刑事责任
  5. 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及刑罚

互联网金融热门知识

  1. 非法集资罪的认定
  2. 众筹的法律风险及国外监管措施借鉴
  3. 学校收的非法集资款被纪检部门收激后,应该怎么处理
  4. 所有的非法集资参与人都会被找到吗
  5. 非法集资受害人不去报案有啥后果吗
  6. 支付宝套现是违法行为吗
  7. 高速占地补偿款到底归谁
互联网金融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