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条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民事侵权精神赔偿法律知识

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条件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6-08

 
372609
离婚损害赔偿属民事损害赔偿的一种,可适用一般民事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婚姻法的有关规定,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应满足几项条件,那大家知道是哪几项条件吗?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为大家介绍相关知识,欢迎大家一起阅读。

一、妨害婚姻家庭关系的违法行为

1. 重婚

2. 配偶与他人同居

3. 实施家庭暴力

4.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如果实施的是除上述四种情形以外的其他违法行为,如通奸、嫖娼、赌博、吸毒等,不论造成何种后果,都不构成离婚损害赔偿。

二、妨害婚姻家庭关系的违法行为导致夫妻离婚

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要求必须满足离婚这一结果要件。如果配偶一方实施了《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违法行为,但未离婚;或者双方虽然离婚,但未实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违法行为;或者双方虽然离婚,配偶一方也具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违法行为,但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都不构成离婚损害赔偿。

三、离婚造成当事人的损害

损害事实是构成损害赔偿的要件之一。如果没有财产或人身上的损害,就失去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损害指利益的减少和丧失,包括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财产损害指财产利益的减少和丧失,如财产被侵占、毁损,承包经营权受侵犯等。非财产损害指非财产利益的减少、丧失或伤害,如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配偶一方具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并导致离婚,会对对方的非财产利益造成损害。

四、违法行为人存有过错

离婚损害赔偿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要求配偶一方在实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行为时主观上具有过错。在实行破裂主义离婚的今天,离婚本身并不构成侵权行为,离婚是对婚姻破裂事实的认定。构成侵权行为的是引起离婚的原因,如通奸、姘居、重婚、虐待和遗弃等行为。过错是指支配行为人从事侵权行为时的故意和过失。过错既表现为主观状态,即侵权人的主观故意和过失;又表现为受行为人主观意志支配的外在行为,行为人的主观意志外化为行为时,才具有法律上的意义。过错是主观和客观因素相结合的概念,即将主观过错外化为违法行为。因此,民法和婚姻法上的过错不仅指行为人主观状态上的过错,同时也意味着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法律和道德,并造成对他人的损害。过错体现了法律和道德对行为人行为的否定评价。

延伸阅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规定
  2. 产品缺陷导致的法律责任
  3. 给公司开车出了事故司机要赔偿吗
  4. 买卖合同拒绝履行的赔偿准则
  5. 一、侵犯物权损害赔偿范围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行政赔偿申请费用的支付问题
  2.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
  3. 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
  4. 人身权属于侵权责任范围吗?
  5. 医疗机构泄露隐私的法律责任
  6. 非刑事司法精神损害赔偿的诞生
  7. 离婚损害赔偿的要求条件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解决方案

  1.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2. 缺陷食品致人损害应当如何寻求救济
  3. 瑕疵产品造成损害了该怎么办
  4. 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了该如何追偿
  5. 教育机构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6. 公共道路妨碍通行造成损害的责任承担
  7.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热门合同下载

  1. 商城合作协议范本
  2. 交通事故死亡起诉状范本
  3. 赔偿答辩状范本
  4. 安装承揽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