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24
存货管理的法律范围包括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在产品和产成品的入出库及库存的管理。
外购入库时,首先由用料部门提出用料计划,经由分管领导和委派会计审核,交由财务部门纳入收支计划,并通过单位内部支付款项。然后由供应部门负责实施采购。
购回入库时,物资质检部门按照质量和数量组织验收,并认真填写“入库单”,包括外购地、入库时间、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交货人、承包人和验收入库等信息。对于没有随货同行发票的货物,应由交货人提供采购价,财务据此进行入账核算,待发票到达后再按实际价格进行调整。
运费结算必须在运输发票后附有一次复写的“入库单”的“运费结算联”。如果没有运费,应将该联同“入库单”的“财务联”一起附在购货发票后交由财务进行入账。
产成品入库必须有质检部门验收的“合格证”,由保管员按照规格和品种填写成品“入库单”,质检员、保管员和当班生产负责人均应在入库单上签字。
对于外购物资数量短缺、品种质量不符合的情况,由采购人负责更换,更换费用或因此而造成的损失由采购人个人承担。对于因质量问题而需要返修的生产产品,销售退回所产生的损失由生产部门承担。
生产用物资由生产部门按照生产需要办理“出库单”手续。非生产用物资的领用人应持有领用审批手续,办理“出库单”及相关手续。仓库保管员凭借“出库单”进行实际发货。
未耗用的物资(包括残余料)应及时退回仓库,以便财务能够准确核算成本。
材料会计在月底时,应将当月的存货出入库按部门分项目汇总,并与仓库保管、生产部门核对一致后,报给成本会计。
保管员应设置各种存货保管明细账,并根据出入库单进行账簿登记。定期与财务核对账目,实地盘点实物,以确保账目和实物的一致性。存放的物资要整齐堆放,标签清楚,存放安全。保管员对存货的安全和完整负责。
对于用量或金额较大,领用次数频繁的物资,应每月进行一次盘点。对于所有存货,至少要每年进行一次彻底清查。
在盘点时,由供应、生产、仓库、质检、财务等部门组成财产清查小组,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查找盈亏、积压等原因,编制盘存表,提出处理意见。参与清查的人员应在盘存表上签字,以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