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6
随着新公司法对注册资本数额的降低,投资人通过创办公司来实现资产增值的热情不断高涨。然而,我们的办案经验表明,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下的公司存在一些注册资本问题。我们遇到了大量因出资瑕疵而低价转让股权的问题,以及虚假出资导致的破产问题。因此,在收购公司时,收购方应首先在工商行政管理局查询目标公司的基本信息,特别是注册资本的情况。收购方需要明确实缴资本和注册资本的关系,了解目标公司是否存在虚假出资的情况(是否办理了相关转移手续或进行了有效交付),同时要特别关注是否存在资本抽逃等情况。
在决定购买公司时,需要关注公司资产的构成结构、股权配置、资产担保、不良资产等情况。
首先,要分清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在全部资产中的具体比例。需要明确货币出资在所有出资中的比例,以及非货币资产是否办理了所有权转移手续。只有了解目标公司的流动比率,才能准确预测公司的运营能力。
其次,需要了解目标公司的股权配置情况,包括各股东所持股权的比例,是否存在优先股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关联股东。
有担保限制的资产会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因此需要分别考察有担保的资产和无担保的资产。
重点关注公司的不良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的可折旧度、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以及将要报废和不可回收的资产。
同时,公司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是收购时需要重视的问题。要分清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可抵消和不可抵消的债务。资产和债务的结构和比率决定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许多公司没有专门的财会人员,只在月末和年末请兼职会计进行财务核算。有些公司甚至没有规范和详细的财务制度,完全由公司负责人处理财务事项。因此,许多公司都建立了对内账簿和对外账簿。收购方在收购目标公司时,需要详细考察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以防止目标公司进行多列收益和抬高公司价值的情况。需要客观、合理地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如果收购金额较小,可以聘请懂财务会计的法律顾问单位,对收购中的法律和财务问题进行综合指导。我们的律师团队具有法律、财务和税务方面的综合专业知识,能为您在法律、财务和税务方面提供专业服务。
在北京,注册资本在五百万以下的公司不会经常成为税务机关关注的重点。因此,许多小公司没有依法纳税。因此,如果收购方收购注册资本较小的公司,必须特别关注目标公司的税务问题,了解其是否足额并按时交纳税款。否则,可能会被税务机关查处,刚购买的公司可能没多久就被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
在可能的诉讼风险方面,收购方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首先,要确保目标公司与其原有劳动者合法签订并有效履行劳动合同,足额并按时缴纳社会保险,按时支付员工工资。考察这些情况是为了确保购买公司后不会出现先前员工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问题。
其次,要明确目标公司股东之间不存在股权转让和盈余分配方面的争议,只有这样,购买协议才能切实履行,因为并购协议的适当履行需要股权转让协议的合法有效支撑。
第三,确保目标公司与其债权人之间没有债权债务纠纷,即使存在,也已经达成了妥善解决的方案和协议。因为收购方购买目标公司后,将承继目标公司原有的债权债务。
最后,需要考察目标公司及其负责人是否有犯罪情况,是否有刑事诉讼,因为这会从某种意义上影响收购方的收购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