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诉讼时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法律知识

什么是诉讼时效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4-08

 
370954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3年的诉讼时效如何进行认定

1、时效期间的起算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对于应当知道的情况,如果有约定还款期限,应从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如果是附条件的债务,则从条件成就之日起计算。

对于"知道"的理解,是指知道具体的加害人之时。例如,如果甲被人从背后打伤,后经多方打听才知道是乙所为,那么诉讼时效应从知道乙为加害人的那天起算。

2、分期履行债务的情况

如果当事人约定了同一债务分期履行,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如果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务,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提出履行要求的次日或优惠期结束的次日开始计算。因为在这种债权债务关系中,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履行。如果债务人不按债权人的要求履行,构成侵权事实,债权人可以行使请求权。如果法律或合同规定了优惠期,则债权人请求履行只引起优惠期的起算。只有当优惠期结束后,债务人仍不履行时,才会产生请求权。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请求权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从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4、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对于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从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应依照其规定执行。

延伸阅读
  1. 退回彩礼诉讼时效过了怎么办(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2. 担保追偿权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
  3. 抗辩权的法律概念和定义
  4. 什么行为会中断诉讼时效
  5. 保证人追偿权的诉讼时效及条件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合同债权债务混同的法律效果
  2. 担保合同的定义和目的
  3. 房屋到手价与税费承担的法律争议
  4. 买卖合同
  5. 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
  6. 原告与被告的基本信息
  7. 未办理登记手续抵押合同是不是无效?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