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及患者权益保护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及患者权益保护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3-26

 
370846
在现实生活中人生病的时候,就需要看病的,而看病一般是去一些公立的医院,因医患关系产生的纠纷是比较多的,例如出现医疗事故等,那么医院就医可不可以享受消费者权益?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患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相应的权益保护。然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患者去医院就医并不属于消费行为,因此患者在医院就医过程中无法享受消费者权益保护。对于发生医疗纠纷的情况,患者应向卫生部门投诉。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

为了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以下是医疗纠纷处理的一般流程:

1.投诉阶段

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其家属应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并提出要求进行查处。

2.资料保全阶段

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在接到投诉后,应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并封存相关医疗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或销毁。如果患者死亡,应主动提出尸体解剖。

3.调查阶段

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并在必要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于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或乡村医生发生的医疗纠纷,由批准开业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和处理。调查内容包括:
  1. 调查患者及其家属的陈述
  2. 调查被投诉人员的情况
  3. 调查旁观人员的证言
  4. 查阅相关医疗文书等资料
  5. 进行技术咨询
为了谨慎起见,最好请被调查人将情况以文字材料形式提供,如果有条件,应进行录音。调查的重点是事件发生的经过。

4.法律规定和制度了解阶段

在处理医疗纠纷时,需要熟悉相关法规和制度。

5.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介入

如果患者及其家属殴打医务人员或扰乱医疗工作秩序,应及时报告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请求协助处理。

6.协商解决阶段

对于一般的医疗纠纷,在调查后,可以由医务部门与患者协商解决。如果患者或其家属无法接受解决方案,则将调查结果报告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领导。

7.处理意见制定阶段

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具体研究,查找问题,吸取教训,并制定处理意见。

8.商谈和协调解决阶段

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将处理意见与患者或其家属商谈,争取协调解决。如果医疗单位存在问题,必要时应进行经济补偿或赔偿。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应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9.鉴定阶段

如果纠纷仍未解决,建议患者或其家属向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如果对三级鉴定结论不满意,可以申请复议和二级鉴定。如果仍然不满意,可以向一级鉴定机构申请复议和鉴定。

10.法院诉讼阶段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根据鉴定结论、法规和制度作出相应处理。如果患者或其家属对一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最终鉴定结论不满意,可以向县区级法院提起诉讼,并由法院进行最终判决。如果对县区级法院的判决结果不满意,可以向更高一级法院提起上诉,直至高级人民法院。

11.根据法院判决处理阶段

根据法院的判决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通过以上流程,可以保障患者在医疗纠纷中的权益,并促进医疗纠纷的公正解决。
延伸阅读
  1. 医疗纠纷药品怎么封存
  2.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责任豁免制度
  3. 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
  4. 第四章 医疗纠纷处罚规定
  5. 医疗纠纷行政处罚的分类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正确认识《条例》和《民法通则》的关系
  2. 医疗事故院内处理程序及时限的法律规定
  3. 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
  4. 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5.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内
  6. 美容纠纷是医疗纠纷吗
  7. 如果发生了医疗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