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营养费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赔偿标准法律知识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营养费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2

 
369409
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导致人员伤亡,在将受害者送到医院进行治疗的时候,也需要对于受害者的后续治疗费用、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等等的费用进行赔偿。而这些费用的多少也引起人们高度的好奇。一起看看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的资料。

营养费的定义与确定

营养费是指因交通事故导致人身损害的受害人必须承担的除医药和食物以外的营养物费用。

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营养费应根据受害人的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来确定。”

因此,营养费并非必然发生的费用,只有在医疗机构认为受害人需要补充营养时,受害人才需要服用营养物。营养费的确定应参考医院的意见和营养费支出凭证。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中,医疗机构提供的意见是确定营养费支付的重要依据。法院通常不会认可擅自增加的营养费,只有在医嘱中明确需要增补营养的情况下,法院才会确认支付。至于营养费的支付标准,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根据受害人的伤残情况进行酌定,例如上海地区一般定为每天20至40元。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受害人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方法

交通事故导致受害人伤残时,责任方必须支付残疾赔偿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残疾赔偿金应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确定残疾之日起计算,计算期限为二十年。但对于六十周岁以上的受害人,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对于七十五周岁以上的受害人,按五年计算。”

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未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严重职业妨害影响其就业,可以对残疾赔偿金进行相应调整。

根据法律规定,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是指交通事故案件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的上一年度由统计部门公布的标准。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受害人能提供证据证明其住所地或常住地的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的标准,受诉法院应根据受害人提供的证据情况,按照受害人住所地或常住地的赔偿标准计算残疾补偿金。

如果人民法院判决确定的赔偿期限届满后,受害人没有生活来源,受害人可以继续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责任方支付。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需要出示的相关证据有哪些
  2. 交通事故5级伤残赔偿标准
  3. 交通事故中的误工费问题
  4.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和赔偿标准
  5. 误工费的证明和计算

工伤赔偿热门知识

  1. 加班期间工伤事故的赔偿方式
  2. 七级伤残赔偿标准2024
  3. 重度工伤怎么赔偿
  4. 工伤休假太久了怎么赔偿
  5. 工伤签了合同不赔偿怎么办
  6. 因工去世认定工伤后怎么赔偿
  7. 演唱会工作人员坠亡怎么赔偿
工伤赔偿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标准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集体合同的效力
  3. 交通事故受害者维权指南
  4. 交通事故诉讼
  5. 交强险赔偿
  6.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
  7. 交通事故伤残赔偿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