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拘留期限及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法律知识

非法集资拘留期限及程序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5-07

 
363554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开始利用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行为坑害社会公众,破坏金融秩序,形式多样,隐蔽性强,欺骗性高,让人防不胜防。那么,非法集资会被拘留多久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非法集资行为涉嫌集资诈骗刑事犯罪时,将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侦查、起诉和判决等程序。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被拘留人员,可以依法及时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在紧急时刻对需要受侦查的人依法暂时扣押的措施。行政拘留是指将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关押在公安机关拘留所内的处罚措施。一般来说,非法集资拘留期限不超过十五天,合并处罚最长不超过二十天。

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非法集资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

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和其他严重情节,将处以不同的刑罚和罚金。

具体规定如下: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数额较小的,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如果单位犯前款罪,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

违反国家融资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具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1. 不具有真实销售内容或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2. 通过虚假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以转让林权并为管护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3. 通过虚假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4. 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名,不提供商品、服务或所提供商品、服务的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通过承诺回购、代为销售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5. 以发行证券为名,通过虚假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6. 以募集基金或基金管理为名,通过虚假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7. 以投资入股、委托理财等形式,通过公开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8. 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通过公开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9. 其他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的行为。

延伸阅读
  1. 一般的非法集资犯罪伎俩有哪些
  2. 2018年1月1日非法集资的新政策和条例
  3. 什么是非法集资
  4. 非法集资返还比例及特点分析
  5. 非法集资刑拘能保释吗

互联网金融热门知识

  1. 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法律规定
  2.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法性及法律关系
  3. 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的法律风险
  4. 非法集资罪的判断标准
  5. 支付宝转账记录可以作为法律证据吗
  6. 支付宝借呗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7. 强制执行会冻结微信零钱和支付宝吗
互联网金融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