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2
公安交管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也是当事人就民事损害赔偿问题向法院提交的重要证据。认定书的名称中取消了“责任”两字,是为了避免混淆并更加明确其性质。认定书属于证据的一种,不具有行政可诉性,当事人不得提起行政诉讼。在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案件时,法院应当对认定书进行审查,如果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认定书的结论,法院可以不予采信,因此认定书与鉴定结论有所区别。
根据道交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1)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的基本情况;
(2)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
(3)当事人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情况。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并分别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应当被告知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期限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
根据公安部《关于做好交通事故统计工作的通知》规定,死亡是以事故发生7天内死亡为限,即7天内死亡的算作死亡事故统计,7天后死亡的不作死亡事故统计。然而,交通事故的伤者在7天以外死亡的情况下,虽然在统计上不算作重大交通事故,但对事故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追究却不受死亡时间的限制。
在交通事故中,区分罪与非罪的主要界限是交通事故的后果和肇事者所负的交通事故责任,而不是在事故发生时如何统计。如果事故受伤者在7天后死亡,应当依法对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肇事者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