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通法关于事故赔偿的变动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法律知识

新交通法关于事故赔偿的变动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2-27

 
361942
在现实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了解到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从民法来讲,受害人财产上的损失应予全部赔偿,该损失是指受害人所受的实际损失,包括财产的直接减少和失去的“可得利益”即间接损失。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新交通法事故赔偿的规定变动。

一、赔偿标准的变化

根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交通事故赔偿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死亡赔偿金标准的变化:以死亡一人为例,国务院原《办法》规定的死亡补偿费约为5万多元。而新的法律将死亡赔偿金标准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民分别计算,并提高了其他项目的赔偿标准。

2. 赔偿范围的变化:新标准规定了精神损害抚慰金,这是独立于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之外的项目。此外,新标准还规定了残后护理费的赔偿,原《办法》对评定伤残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伤者没有规定护理费的赔偿。根据新标准,可以根据伤残等级和护理依赖程度一次要求赔偿20年的护理费。

3. 赔偿程序的变化:原《办法》规定交警的调解是必经程序,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必须经过交警的两次调解,调解不成的,必须有交警出具的调解终结书,才能到法院起诉。而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当事人既可以请求交警调解,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到法院起诉。当事人请求交警调解的必须各方当事人一致书面请求。调解期间,当事人起诉的话,调解终止。

二、交通事故赔偿的原则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仅赔偿直接经济损失:交通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根据民法的规定,受害人财产上的损失应该予以全部赔偿。直接损失是指受害人所受的实际损失,包括财产的直接减少和失去的“可得利益”,即间接损失。目前我国仅赔偿财产的直接损失,而对于由直接损失引起或牵涉的其他可得利益损失,则不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之列。

2. 按照交通事故责任承担损害赔偿:这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重要原则。交通事故责任越大,承担的损害赔偿比例就越高。没有交通事故责任的当事人则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一般的赔偿比例为:全部责任为100%,主要责任为60-90%,同等责任为50%,次要责任为10-40%。

3. 机动车方负无过错赔偿:作为高速运输工具的机动车,在运行中造成非机动车或行人损害时,即使机动车方无过错,在交通事故中体现为机动车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但仍要负损害赔偿责任,根据我国道路交通法第76条的规定。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牙齿赔偿标准
  2.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和赔偿标准
  3. 2020年辽宁省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解析
  4. 湖南省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
  5.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死者的债务可以从死亡赔偿金中执行吗
  2. 2020年海南省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详解
  3. 宁夏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
  4.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及索赔程序
  5. 违章停车被撞造成他人致死,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6. 需要了解哪些条件才能申请取保候审?
  7. 货车侧翻哄抢桔子:是否涉嫌抢劫?
交通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