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26
根据进口或出口商品的特性,应选择合适的品质表示方法。这样可以确保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商品的品质要求。
为了防范买方设下的品质条款陷阱和索赔欺诈,卖方需要真正了解合同中品质表示的内涵和实质。卖方应该仔细审查合同中的品质要求是否合理,并评估自己是否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根据不同的品质表示方法,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如果交易是基于规格、等级、型号或标准,应尽量使用定量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定性词语,如“先进水平”、“优良性能”、“最新型号”等。标准应具体说明所引用的类别、标准代号和版本年代。
在合同中已经规定了出口商品的具体品质规格的情况下,卖方无需再寄送样品给客户进行确认,更不应以函电或其他方式表明“成交货物与样品一致”。否则,在法律上,“交货与样品相符”将被视为对合同中原有品质条款的补充,交易将变成既凭规格又凭样品的买卖。根据惯例,既凭样品又凭规格达成的交易要求卖方所交货物既符合规格要求,又与样品完全一致。如果卖方未能做到其中任何一点,买方有权拒收货物并提出索赔。
对于一些难以完全统一或难以达到绝对要求的商品,应在规格的定量表述中加入“大约”等字样,或者添加品质公差来允许交货品质在规定范围内有所高低,或者使用“最大”或“最小”来表示上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