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失公平的合同的概念解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可变更、撤销合同法律知识

显失公平的合同的概念解读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15

 
361125

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明显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这种合同的特点是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严重不对等,导致经济利益不平衡,违反了公平合理原则。根据法律规定,显失公平的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处于不利地位的一方当事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显失公平的合同,也可以向法院请求变更合同内容。

显失公平合同的救济方式

1. 撤销权的行使

显失公平而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处于不利地位的一方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的情况下,在一年内通过起诉或申请仲裁的方式行使撤销权。一旦撤销权行使生效,合同自始无效。

2. 变更合同内容

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也属于可变更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合同内容,以恢复合同双方的平等地位。

参考案例

某山区农民张某家中有一件宋代铜器,是张某的祖父赠送给他的。一位大学历史学教授曹某通过他人得知张某家中有一件宋代铜器,于是前来表示要购买。由于张某不了解该铜器的价值,以为只是普通的器具,于是以500元的价格卖给了曹某。随后,曹某将铜器送至拍卖行拍卖,最终以18万元的价格成交。半个月后,张某得知此事,认为曹某欺骗了自己,要求曹某返还铜器。曹某以合同是双方自愿签订为由拒绝了张某的请求。张某将此事告上法院,请求撤销合同并要求曹某返还铜器。

根据本案情况,曹某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地位与张某签订了该铜器的买卖合同,且合同在订立时存在显失公平现象。因此,该买卖合同属于显失公平的合同,且显失公平是由于张某缺乏交易经验所致。曹某的合同撤销请求应得到法院的支持,一旦合同被撤销,合同自始无效。由于曹某已将铜器拍卖,无法返还铜器,曹某应当向张某返还不当得利18万元。

法律依据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

(一)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二)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七十二条的规定:

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对方缺乏经验,导致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

解决方法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xx店合伙合同书
  2. 开发商违约交房的情况下的法律应对措施
  3. 公司管理制度合同的审查和履行
  4. 未成年人刷礼物是否能追回?
  5. 合同生效时间的判断方法
  6. 无效合同期限追诉时效
  7. 网上贷款没到账合同生效吗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